我们从小就常听父母或师长念叨一句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似乎是一句流传了很久的老话。但到底有多久远,你我也说不清楚。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规矩CP同框”可能已经有6500年的历史了。而规和矩本是两种工具。规是用来画圆画弧的。矩是用来画直角画直线的。“规矩合体”讲的本是一种范例,也是一种约束。
新疆吐鲁番地区出土的唐代彩绘伏羲女娲绢画保留完好。画面上的伏羲右手执矩,女娲左手拿规。所描绘的伏羲女娲有些是中原汉人的衣着样貌,而有些则是身着胡服的西域人形象。伏羲女娲作为中华民族文明共同体的始祖,至少早在唐代就已经深入人心了。是什么让他们倡导“规矩”的形象保持了几千年?而他们又定下了怎样的“规矩”呢?
在河南省博物院里有这样一组濮阳西水坡45号墓的还原陈列。墓主人的身体周围用贝壳堆叠雕塑了龙、虎及天空星象。而这位拥有蚌塑龙虎的墓主人来自于6500年前。记得在读大学的时候,考古学通论的专业课上,杨效雷老师告诉我们:“这位墓主人有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伏羲”。其中的依据之一,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为久远的龙图腾。
小时候只是单纯的背诵《千字文》,并不能理解其中许多细节的含义。只知道从“龙师火帝,鸟官人皇。始制文字,乃服衣裳。推位让国,有虞陶唐”,就开始讲中华民族的历史了。长大后才慢慢了解,原来最开头的“龙师”便是伏羲。他不仅自称“龙师”,更以龙来命名官职,如青龙氏、赤龙氏、黄龙氏等官职。
而看似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其实是人首龙身。或许你认为龙蛇混杂,难辨难分。其实大蛇直立入天便可化身为龙。伏羲女娲选择了龙作为图腾,用自己的头像代替龙的头像。更用人首龙身的图案作为部落的统一标识。难怪此后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中华文明最初的“龙头老大”。以龙作为图腾是伏羲女娲及其部落成员最大的“规矩”。延续至今,便成就了今日你我“龙的传人”的名号。
关于伏羲到底是哪里人,一时间成为了各个省市争抢的焦点。或甘肃,或河南。而我更倾向于伏羲本来自甘肃,在游历成长中迁徙到河南定居。伏羲开启了用脚步丈量华夏大地的长途旅行,一路上定是见过许多山川湖泽的。而能够令他安定下来的乐土却是河南,却是伏羲山。在伏羲山,不难发现一处一处的景点皆是以龙命名的。或许这正是伏羲认为世间景色最为“画龙点睛”的地方。
除去“龙”的元素,伏羲山上还少不了的就是“姻缘”,无论是三生石,还是合欢池。记得与我们同行的一位小哥哥抢着要和我们的模特小姐姐在三生石前“搭戏”。众人问他原因,他只是默默地回了一句:“咋办?我还没对象呢!我妈还等着呢!”关于“找对象”这件事儿,伏羲就定下了天大的规矩。那时候虽不用买车买房,但也要“以俪皮为礼”做聘。差不多就是现在要男朋友送件貂的意思吧!
还是说回那幅绢画好了。下身交缠在一起的伏羲与女娲,模拟自然界中蛇交尾场景。这就是中华文明对人类血脉延续的含蓄表达。与西方赤身裸体的亚当夏娃的直白表达完全不同。伏羲女娲本是兄妹,却为了延续人类血脉只能成为夫妻。但似乎我们能从这个故事的内涵中推测出两点。首先,兄妹婚姻是不对的,本是无奈之举。其次,对于传统的中国人而言,婚姻一词的含义之中,绵延子嗣的责任大于男女之间的爱情。这才有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正姓氏,制嫁娶”便是保证伏羲部落子嗣长久绵延的重要“规矩”。伏羲是中国史籍中记载的“分配姓氏”、“反对近亲结婚”、“倡导对偶婚”的第一人。这就将因近亲结婚所造成的婴幼儿死亡率和疾病率大大降低了。当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固定下来,父系氏族社会便取代了母系氏族的时代,进入了文明萌芽状态。
或许,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博物馆里讲古埃及文明时,大多数人完全不能理解直至文明消亡,古埃及人依旧乐于兄妹结婚的原因。文明的差异,早在几千年前就已经定下了。而中华文明独树一帜成为世界上唯一从古至今延续下来未曾断绝的文明。中国成为如今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不得不赞叹这其中有伏羲那份穿越千年的远见卓识的功劳。
伏羲的“最强大脑”远不止于此。作八卦才是伏羲人生智慧的结晶。易学数术什么的难道不是周文王的专利吗?还真不是!八卦1.0版本是伏羲研发的。周文王是在其千年之后更新迭代了八卦2.0版本和发明创造了周易1.0版本。六千多年前的高科技啊!听上去是不是很牛的样子!牛顿被一只苹果砸出了万有引力,伏羲与日月山水融为一体悟出了八卦。伏羲能有所建树不过是和牛顿差不多,喜欢从自然中寻找真理罢了。
八卦乾、坤、震、巽、离、坎、艮、兑八种现象为自然之像,即天、地、雷、风、火、水、山、泽八种自然现象。乾卦中的“潜龙在渊”、“飞龙在天”、“亢龙有悔”无不是伏羲通过“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探究各种自然现象,并以此来阐释为人处世的道理。而这无一不是伏羲想要留给后人的“规矩”。
伏羲山中的一处八卦坛景色极佳。大开大合的山川之景汇集眼前。水自天上而来,溪水河流的身躯绵延在峡谷之中。宛如龙的形象,上连着天,下接着地。在沟通天地的同时,还令清凉的山风沿着山谷的方向阵阵袭来。形如龙的闪电发出震耳欲聋的隆隆声,从而带来丰沛的降雨。由伏羲代言的地盘,自是有龙王行云布雨的。清凉夏日避暑胜地的伏羲山怎会浪得虚名?这不,就让我们赶上了嘛!
贴士
该灵感墙已存在
Recommended amazing places just for you
发现更多灵感
3条评论
0/140